信息公开站内导航: 首页 > 信息公开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索 引 号 014290213/2018-00038 发布机构 市文广局
文  号 (2018)淮文发第45号 公开日期 2018-04-28
文  号 (2018)淮文发第45号 公开日期 2018-04-28 失效日期
名  称 对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第82477号提案的答复
关 键 词 对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第82477号提案的答复
内容概述 对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第82477号提案的答复
时效说明
对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第82477号提案的答复

A

 

2018)淮文发第45

 

对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

82477号提案的答复

 

淮安区政府: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淮安古城在科学保护基础上的有机更新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该建议符合我市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繁荣大文化的发展战略。淮安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将其保护利用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城市文化品位。

二、淮安区作为我市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物遗存丰富多彩。于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现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淮安段)重要节点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恩来故居、淮安府衙、青莲岗遗址、文通塔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关天培祠和墓、铜钟、周恩来童年读书处、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总督漕运公署遗址、镇淮楼、吴承恩墓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9处以及驸马巷至上坂街巷和河下2处历史街区和老西门大街、双刀刘巷等6处历史风片区,文物点298处,其中各类古民居130余处且均位于老城区内。

三、为协调淮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保护和建设活动,我局会同规划部门编制了《淮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0-2030),规划范围在地域空间上分为淮安古城、淮安市区两个层次。为了古城的科学保护,我局编制《王遂良故居保护及环境整治方案》、《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小北楼)修缮设计》、《周恩来祖茔地环境整治工程景观方案》、《吴承恩墓维护设计方案》、《中共中央华中分局旧址安防系统设计方案》、《秦焕故居修缮设计方案》(一、二、三期)、《淮安府衙(院落群)综合防雷工程设计方案》、《朱占科故居10号房屋修缮工程设计方案》、《枚亭修缮工程设计方案》等专题方案。

四、我局十分重视对淮安区文物保护事业的投入。近年来,市财政每年安排我市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为300万元,我局每年都要安排资金用于淮安区文物保护事业发展。2016年安排120万元用于秦焕故居二期修缮工程和蝴蝶厅修缮及环境整治工程,2017年安排95万元用于秦焕故居三期修缮工程朱占科故居10号房屋修缮工程和枚亭修缮工程。但是,由于淮安区文物较多,保护资金需求较大,仅靠文物部门难以落实。我局将协助淮安区政府,积极向上申请资金,用于开展文物保护工作。

我们非常赞同淮安古城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强调有机更新,加强各类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城市功能的有机整合,促进历史文化永续利用,保护好老城遗址,提升老城活力,充分挖掘老城古迹景点,在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基础上,实现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科学发展的协调。

 

 

 

                          2018428

 

联 系 人:严定忠

联系电话:83665538

    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