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站内导航: 首页 > 信息公开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索 引 号 014290213/2017-00060 发布机构 市文广局
文  号 (2017)淮文发第100号 公开日期 2017-08-24
文  号 (2017)淮文发第100号 公开日期 2017-08-24 失效日期
名  称 对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第81316号提案的答复
关 键 词
内容概述 对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第81316号提案的答复
时效说明
对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第81316号提案的答复

A

 

2017)淮文发第100

 

对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第81316号提案的答复

 

 

曹凤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整合淮安市博物馆与淮安区博物馆合并新建新淮安博物馆的建议》已收悉。对照您的提案内容,我局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现针对您的提案答复如下:

一、目前,我市在省文物局登记注册的文物系统博物馆共9家(淮安市博物馆、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周恩来纪念馆、淮安运河博物馆、楚州博物馆、洪泽湖博物馆、盱眙县博物馆、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金湖县博物馆),新建博物馆2家(淮阴区博物馆和涟水县博物馆)。其中二级博物馆1家(淮安市博物馆),三级博物馆1家(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根据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这11家博物馆(纪念馆)共收藏文物17346件(套),约为全市收藏总量的93.7%,是我市可移动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基地。

二、为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展示工作,市委市政府于2005年投资5100万元对淮安市博物馆进行改扩建,改扩建后的淮安市博物馆建筑面积达到12000平方米,内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淮安历史陈列馆》、《徐伯璞捐赠书画陈列馆》和《谢冰岩艺术馆》等5部分。同时,淮安区政府也于2008年投入近亿元建设了漕运博物馆。漕运博物馆总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分地面主体两层和地下一层。地面建筑为明清时期建筑风格,呈 “品”字形布局,东侧建筑为临时展厅,西侧为多功能报告厅,中间是门厅及服务空间。地下一层,面积5000多平方米,有三个展厅和办公配套用房及文物库房。目前,楚州博物馆部分文物存放于中国漕运博物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楚州博物馆文物保存的压力。

三、您在提案中提出将淮安市博物馆和楚州博物馆进行合并,我局认为您的建议很好,可以作为未来工作的一个方向。但目前在实施过程中受到实际条件和现行政策的限制:一是目前我市暂时还没有这么大体量的场馆可以容纳淮安市博物馆和楚州博物馆的藏品。尤其是淮安市博物馆和楚州博物馆是我市馆藏文物数量最多的两家文物收藏单位,且有大量的三级以上珍贵文物(淮安市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5411/套,一级文物51/套,二级文物79/套,三级文物674/套;楚州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6978/套,一级文物28/套,二级文物49/套,三级文物303/套)。且可移动文物对保存的温度、湿度和空间等都有极高的要求,目前我市还没有满足合并条件的恒温恒湿库房。二是如两馆合并,需进行馆藏文物调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十九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可以调拨本行政区域内其主管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馆藏文物;调拨国有馆藏一级文物,应当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备案”。因此,进行两馆合并需要国家文物局和江苏省文物局批准同意方可实施。

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各级政府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文物资金的投入也逐年加大,也出台了很多有力政策。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建言市委市政府,探索两馆合并;同时利用上级政策支持,包装项目,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着力解决改善淮安市博物馆和楚州博物馆的收藏条件。三是支持更多的博物馆(纪念馆)在提升自身收藏、研究和利用水平的基础上,积极申请等级博物馆,提升淮安城市形象。

 

                                                                         2017824

 

 

 

联系人:严定忠

  话:83665260

  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督查室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