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清江浦区紧紧围绕“一线七点”发展布局,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开创出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旅游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的新局面,有效推动全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让自然景观更富神韵、文化体验尽显魅力。
高位谋划布局。以复兴清江浦运河古城为目标,在以里运河两岸及附近的历史文化遗存、景区景点为支撑的带状区,形成“一带引领、七块联动、多点辐射”的点、线、面有机结合体,全力打通“活化”的运河文化动脉,推出“清江浦运河文化游”线路,打造一座具有鲜明而独特运河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古城。此条游线以“江淮第一园”清晏园为起点,沿里运河一路向南,途径里运河文化长廊(南船北马、清江浦记忆馆、清江浦戏曲馆),大闸口历史风貌区(花街、大闸口、文庙、慈云寺、古清真寺、都天庙片区),淮扬菜博物馆,最后乘坐游船画舫,夜游里运河,一览“十里红灯帆樯满”的运河夜景。“清江浦运河文化游”不仅让游客尽情领略清江浦运河文化、漕运文化、市井文化、淮扬菜文化等特色历史文化,更能够让大家充分感受文旅融合下的清江浦的多姿多彩。
整体保护利用。将文化遗产保护融入片区开发,邀请南京大学专业团队对大运河清江浦段现存有形和无形遗产资源开展摸底排查,编制完成了《大运河文化带淮安市清江浦段文化遗产专项规划2017-2030》《清江大闸——都天庙片区保护展示规划》,实现统筹规划,整体保护。做好都天庙片区文化遗产保护,对现有的36处文物点做到应保尽保,尽可能保留原有街巷机理和格局,纳入街区整体设计;强化对御码头美食街片区福音堂、仁慈医院旧址等文物点的保护利用,打造运河书房、运河技艺和运河往事三个主题阵地,让古老的文物焕发新的光彩。
丰富产品供给。持续推动非遗产品市场化,促成非遗匠人与文创公司签约合作,以“有礼”运河为品牌,推出清江浦蛋雕、花艺等一批特色旅游文创产品;将各类文物点串点成线,策划运河历史文化精品旅游线路,让游客更深入了解清江浦历史文化,让千年文脉流淌不息。(清江浦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